翻页   夜间
和熙文学 > 我,朱厚照,加入美帝聊天群 > 144.第144章 天赐良机!倭国求援!朱厚照:
 
第144章 天赐良机!倭国求援!朱厚照:朕的银子金子有了!

“陈清,日前你不是和朕说过,这要亲自去各地调查倭寇侵扰情况吗?”

“可否调查清楚?”

朱佑杬说完,朱厚照即刻点名兵部尚书陈清。

“陛下,倭寇……已被各地平息,当前唯有山东登州那边还有倭寇动静。”

陈清有些尴尬的回答,他之前的确是想要到泉州等地调查情况的,哪儿想到刚出门一天,随后各地倭寇平息的“捷报”就传来了。

这就让人尴尬了,搞得他都不知道该不该下去了。

好在有人暗示他,这是一个美妙的误会。

他只好回来,恰好就碰上黄宝紧急召唤。

“已被各地平息……”

朱厚照神色怪异,这消息是他没有想到的。

“倭国使者何在?”

但由头已经开了,他显然不可能停手。

“陛下,他们已经在外面等候。”

黄宝立即汇报。

“让他们进来吧,朕倒是要好好质问一下他们,为什么不管好自家人,管不了,大明帮他们管!”

朱厚照倒是庆幸,他借太祖忌辰名义把这些藩国使节汇聚,无形之中,提前让那些番邦使节来金陵,这还真的是无心插柳,正好省了不少事情。

“是!”

立即有人去安排倭国使节进殿。

这会儿,大殿倒是出现了一抹安静,林翰、朱辅等人忍不住陷入沉思,目光在朱厚照和朱佑杬身上徘徊,显然已经在想,朱厚照突然提起倭国,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

“无论如何,倭国冒犯太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他们使节到来之前,各位爱卿,你们说怎么处理或者惩戒倭国。”

朱厚照没让朝会冷场,直接给众人释放明显的信号。

其实根据可见的记载,倭国和倭寇的问题,在朱元璋时期就存在。

朱元璋因为国家刚刚建立,没心思对付倭寇,才启动禁海政策。虽然朱元璋把他们列为不征之国,可他在沿海一带设立卫戍,置兵十万,兵舰千艘。因此洪武年间没有大规模的倭寇入侵事件。

然后到在永乐时期,因为朱棣武德充沛,倭国正式称臣,他允许朝贡,以后一百年之间,永乐到正德年间,基本没有大的倭寇入侵事件,但小规模的入侵倒是很多。

这个时期,沿海卫所还很有战斗力,大明体量也还大,这些小规模侵扰,就如同被蚊子叮了一般,不痛不痒,反而因此大规模动干戈,很不划算。

大明只是把他当成一件不起眼的事情处理。

然而就是这种不在乎和轻视、甚至纵容的态度,就导致到了嘉靖时期的发展壮大,万历时期的心腹大患。

现在大明对倭国动手……真的像是拿捏蚊子一样,因为他们处于战国时代。

“陛下,臣建议让他们的王室派出人员,或者由倭国王亲自抓捕倭寇头目到金陵太祖陵前负荆请罪!”

刚成副总统的黄宝,迅速感知到朱厚照要小事大办的心思,直接带头给出激进意见。

“陛下,当年太宗也曾处理过倭国的倭寇事宜,臣清楚的记得,太宗当时命三宝太监统督楼船水军十万,从桃花渡(今浙江宁波附近)东渡,浩浩汤汤到达倭国,向足利义满宣读诏谕,措辞严厉,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当时的倭王足利义满很识趣地马上出兵将带头的二十多个倭寇头目抓来,让太宗处置,我们可否参照太宗处置办法,再次对他们言辞警告!”

兵部尚书陈清也感受到了朱厚照的态度,当即引经据典把朱棣处理过倭寇的事情也说了出来,顺便提出了自己的激进看法。

“若现在的倭王识趣,我们就让他们负荆请罪,若他们不识趣,我们就帮他们体面!臣愿意领兵十万,不,三万,五千人足以,臣愿意替陛下扬我大明国威!”

黄宝的例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黄宝刚替朱厚照说出这个比较激进的意见,陈清就见到了朱厚照脸上并不满,当即提出了一个更加激进的处置办法。

哦,这下朱厚照眉头一跳,惊讶的看着陈清。

这会是第二个黄宝么?

“还有其他呢?”他没有第一时间表态,还想看看到底有多少激进派。

“臣觉得陈大人的办法已经是极好的了。”

“臣附议!”

那么激进的处理办法都被陈清说了,林翰他们自然没有再补充的了。

至于为倭国说话?一个区区的弹丸之地,处理了就处理了,谁在乎?

当前,朱厚照都已经旗帜鲜明的表达了态度,谁又会去扫兴。

“陛下,臣觉得,还是要先看看倭国的态度的,贸然大动兵戈……有损我们礼仪之邦的气度,臣建议,或许可以由我们翰林院和鸿胪寺牵头,向倭国发送赦令,严厉训斥,若是他们一意孤行,再议兵戈之事。”

自然,杠精还是有的,高铨此刻不知道出于抢功劳心态,还是其他心态,就选择了比较保守老成的办法。

“臣附议,陛下贸然大动兵戈,可能花费比较大,还是高大人的法子好。”郑纪代表户部,也选择了比较保守和节约成本的办法。

“这也行,那就先看倭国是什么态度。”

朱厚照没有表露心思,而是抬头看向外面。

“倭国使者桂悟了魇到!”

一位穿着僧袍的三十多岁倭国人进入了奉天殿,抬头见了一眼朱厚照后,便是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连忙跪拜行礼:“倭国特使桂悟,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跪得很标准,差不多五体投地的的那种。

朱厚照没有让他起来,也没有出声。

大殿众人也是齐齐的看着这个倭国使者。

桂悟了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倭国著名的一代军神,也是第一个遭受圣人恩泽的倭人,他把心学传到了倭国,他从正德年间来到大明后,无意接触了心学,就赖着不走,直到八十三岁学够了才回去。

而现在,心学没出现,他也还年轻。

他是代表足以幕府出使大明的代表。

毫无疑问,桂悟了魇直接感受到了压力,感受到了整个大明朝的重量。

“倭国桂悟,抬起头来。”

奉天殿足足安静了三分钟,朱厚照才出声,也没有让他起身。

桂悟了魇带着一抹不安抬头,他感受到了下马威。

“你们倭国可知罪!”

然而下马威只是开胃菜,下一刻朱厚照就直接厉声传出。

刷,桂悟了魇的额头直接冒汗了,脸上也是茫然,但他却以为自己礼数冒犯了,连忙再度磕头:“小,小的知罪,知罪。”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认罪,先道歉,这是他们的传统艺能了。

“那伱知罪知罪在哪儿?”朱厚照感觉这家伙没听懂,再次重复。

“我……我,我……”桂悟了魇傻眼了。

“陈清,告诉他。”

朱厚照忽然发现给这个家伙压力没什么意思,人家都不懂。

“倭国使者,你可知道,近期是我们大明太祖的忌辰期间,如此肃穆的时刻,你们倭国的倭寇却侵扰我们大明百姓,冒犯太祖权威,而你们的倭国王室却坐视不理,甚至纵容,你们可知道,你们已取死有道!该当何罪!”

陈清就更加严厉了,简要的说了一下他们犯的错。

“啊……”

“这……”桂悟了魇终于知道他为何要被训斥了。

“陛下!饶命,息怒!我们不是故意的!实在是……我们倭国王室无力管辖啊!”

“这些人,不是我们的人!我们的大王足利家族,现在正在遭到国内各种叛乱……”

桂悟了魇吓得急急忙忙又吞吞吐吐的赶紧把足利幕府式微后,失去对倭国掌控的事情说了出来。

期间,自然夹杂着各种朱厚照他们不能理解的军阀名字,当然,他也隐瞒了天皇傀儡的事情。

反正,大明不太懂里面的弯弯道道,只知道和足利幕府签订朝贡关系,也就当足利幕府是倭国的王室。

一句话,当年被朱棣恐吓的足利义满,统一南北,让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

不过足利义满不是天皇,而是掌控实权的幕府将军,天皇是小松天皇。

后来,几经轮替,幕府的掌控逐渐变弱。

室町幕府第十位将军足利义材上位后,幕府无力镇压各地的大名,算是名存实亡。

现在,足利义材正在逃难,倭国进入战国乱战时代,国内的乱局自然造成了很多浪人沦为倭寇,各地讨生活,到嘉靖时期,倭国更是乱成一锅粥,倭寇也才与日俱增。

“哦……你们无力镇压各种叛乱?”

虽然听不大懂桂悟了魇的各种战乱描述,但朱厚照果断的抓住了关键信息,脸上都不可察觉的出现了一丝惊喜。

乱!

好呀!

这不是天朝正好出兵的时候吗?

简直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朱厚照一下子仿佛感觉倭国的金子银子唾手可得!

“是!请陛下派天兵到倭国!小的也肩负足利将军使命,也恰好来求援!只要大明天兵一到,我们便可借大明天兵之威,扫清反贼,还大明边境平安,还有……我们王室也有空到金陵向大明陛下请罪!”

桂悟了魇虽然不知道大明皇帝是否听进了他的狡辩,反正这会儿,他就趁机提出了求援的要求,再度完美契合朱厚照心思。

真的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此事,我们会考虑的。”

“你可以退下了!”

朱厚照虽然心头欣喜,但没有贸然答应,反而挥手让桂悟了魇下去。

“诸位爱卿,现在怎么看?他们竟然无法过来向我们请罪,向我们请罪,还要我们派兵,朕简直感觉不可思议。”

桂悟了魇退下后,朱厚照看向高铨,先礼的这一套,显然不能使用了。

那么,就要谈一下后兵的问题了。

“陛下,此事……难办啊。”

郑纪面容发苦,已经感觉到了朱厚照的倾向了。

“有什么难办?他们倭寇冒犯太祖的事情,就这样算了吗?”

朱厚照直接怼了回来,这可都是朕的金子银子,难办也要办!

郑纪张了张嘴,艰难吐出:“自然不能这么算了。”

“就是!不能这么算了,不然朕岂不是不孝!陈清,你说,怎么办?总统,你们说,此事该怎么办?”

朱厚照一一点名,然而众人都陷入思考和沉默。

这种情况,他们又不敢贸然发起意见了。

“陛下,臣不好说。”

被点到的陈清,此时忽然又退缩了。

嗯。

这直接让朱厚照奇怪了,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这些人还看不出朕的意思吗?

“陛下,若要开启战事,应该给内阁同意吧,我们……只是筹备阁。”

朱佑杬看透了这一切,直接开口提醒朱厚照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们的内阁,还不是内阁,在大义上,还没有这种事情的决定权限。

当然,若是朱厚照旗帜鲜明的表态,那也可以,那反而更好。

直接就明确了筹备阁也有内阁职权,金陵这边的兵部、户部等等完全行驶国家大义和职能了。

“呃……”

朱厚照倒是愣了一下,这才恍然,陈清、林翰这些老狐狸态度模糊的原因了。

临时内阁,始终只是临时的,还没有转正!

而朱佑杬这话一出,在场的文武百官他们反而期待的看着朱厚照。

意思也很明显,别画大饼了,内阁人选都还没有定下来,想要越过名义上的内阁直接发动战事,光有朱元璋太祖的大义可不够。

他们要实际的好处。

要么,朱厚照就直接明确金陵内阁权限,要么……就继续拖着。

“陛下,臣认为,这事情毕竟是太祖双辰筹备期间发生的事情,很严肃,我们该出手的时候也要出手,我们也不能坐视友邦战乱,还是可以先派一支队伍前去倭国调停……”

事情突然,朱厚照显然也没有准备,黄宝立即贴心的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给朱厚照台阶下。

“好吧,此事是朕有些着急了。先暂且搁置,兵部,你们先拿出一个章程,出兵出多少合适,吏部和鸿胪寺,你们也先谋划一个使团,先拿出一个名单……”

朱厚照也发现,自己有些过于着急了,当即顺着台阶下了。

下归下,他仍旧表达了要去倭国的决心。

“是。”

林翰、陈清他们略有些失望的领命。

“继续,下一件事,还有吗?”

此事先过,大朝会上的事情还没有完,朱厚照又继续节奏。

这场朝会,自然不仅仅只是为了两件事。

“陛下,臣还有事启奏。”

朱佑杬也恢复状态,继续抛出了第三件大事:“关于太祖忌辰期间使用洪武宝钞的事情,我大明银行设立后,陛下许诺给给大家的一千万宝钞,每日限量供应两百万宝钞,可能不够。现在……很多百姓都央求我们,多供给一些宝钞,还有……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假冒宝钞,这无疑是对太祖的不敬……”

“此外,大明银行的成立,本就是暂时替代金陵钱庄,可有些百姓遭到先前的事情后,想要把银子存到我们大明银行……”

这就到了银行改革的事情了。

这件事,反而比出兵倭国的事情还要重要点。

因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绕过内阁,朱厚照必须要找到足够的钱粮。

二更!八千字!写得很慢,查资料。倭国有关情况如果有不对的,请见谅。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