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和熙文学 > 穿越农家女,女扮男装考科举 > 第一百七十八章 王明景风评
 
柳禾风着手开始准备为王明景造势了,她特地找上一个衙役去给王明景递话。
让他这几日就在家中苦读,不要出去溜达。
王明景得了衙役的转达后,虽然对于柳禾风的这个要求有些不明所以,但是还是照做了。
让王明景不出门苦读,这就是柳禾风为他立的第一个人设,家逢大难,却依旧一心向学。
而且她还特地让王明景依旧呆在之前的老宅里面读书,就算是王家人去请也不能回县城。
这就是王明景的第二个人设,备受打压,却依旧艰难求学。
原本王明景就一直呆着老宅中,也是在苦读,柳禾风的这些要求,只是让他要抵御住王家要求他进县城。
待到得到了王明景肯定的回答之后,她便又去找了况川。
上一次王家事迹的说书,况川是最后实施之人,现在找上他也是为了确保为王明景造势之事没有任何差池。
到了治琴堂,柳禾风便直接开门见山了:“况大人,今日来找你,是为了王明景。”
况川正在看着公文,听闻柳禾风的话,他放下了手中的笔:“王明景?可是为我们提供观阳山地形图之人?”
柳禾风点了点头后,拉开了一个椅子坐下接着道:“本官为了让王明景倒戈咱们,便给了他承诺,要送他入南林府学。”
“大人,您是荔县知县,只有您可以推荐旁人进入府学,那您找上下官这是?”
况川也知府学需要知县推荐,所以柳禾风来找他让他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只是个县尉,在此事上根本就是毫无助力的。
柳禾风自然也是明白况川的意思,她笑着解释道:“本官自然是知道这些的,但是你应该知道,要进入府学是要考察一人的德行的,但是王明景是王家人,王家在荔县是个什么名声,你也知道。”
她言尽于此,况川也已明了:“所以大人来,是为王明景的声誉而来。”
进入府学要知县推荐,还要考察德行,王明景显然是已经被王家拖累了。
但是,知县大人此前为了得了王明景的助力,已经许下诺言,若是反悔那损害的将是整个官府的威信。
是以,需得找个法子,把王明景的名声扭转。
又能有什么方法改变大家对王明景的看法呢,况川皱起了眉头。
王升卫只这一人,就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王家的名声,连带着王家众人都被扣上了贪婪残忍的名声。
若是只靠着做些好事什么的,百姓也只会认为是惺惺作态,只会说这是拿着王升卫贪来的钱做好事,反而更加厌恶。
除非...除非让大家知道王明景从一开始跟王升卫不对付,他也是被王升卫欺压之人。
想到这儿,况川豁然开朗:“所以大人是想要靠着说书来扭转王明景的名声!”
“不错本官是这样想的”,柳禾风颔首默认道:“过年之时说书的作用便已经显现了出来,所以本官便想着这次也能靠着这种手段,替王明景造势。”
况川也是笑着附和:“确实,这的确是个好法子,大人的法子总是出其不意!”
听到况川的吹嘘拍马,柳禾风只摆了摆手,一笑而过。
“说正事,本官今日找你来,是为了让你继续负责说书之事,吴长平也就是那日在县衙门口说书的那个小孩,本官让他跟着白润谨了解了解王明景的事,这次还由他在县衙说书。”
柳禾风缓声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况川听到后,先是应了下来,但是很快又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是大人,只让这个小孩讲,还是天天讲的话,百姓们也会听腻吧,而且这样,咱们官府想要宣扬什么就太过明显了。”
听闻此言,柳禾风低下了头摩挲起了下巴,这倒是她没有考虑到了。
她一边点了点头,一边说道:“这我确实没有想到,看来还是要想点别的法子才好。”
“大人,依下官所见,不如就让吴长平现在县衙这里讲,过几日便找上其他的说书人,让他们在荔县各处都讲王明景的故事,如此可信度也许会更高一些”,况川拱手向柳禾风提议道。
“可以,倒是个好法子。”
听到况川的提议,柳禾风思虑了片刻,便算是应下了:“就像上次那样,这次王明景的事,依旧还是由你去负责了。”
况川自是拱手应下。
......
在柳禾风吩咐完众人替王明景造势之后,整个县衙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过年时用的戏台子还没有拆除,吴长平的第一场也还是在这个台子上讲。
话本就是上次柳禾风拿给他的那本,他跟白润谨商议之后,发现可以一字不改。
说书的日子就定在了正月初十,这还在正月里面,老百姓们还都闲着,有空去听书。
到那日后,吴长平在台上说书,台下还是坐了不少人,柳禾风和况川也混在了其中。
“大人,今日来得人不比过年的时候少”,况川环顾了一圈,有些高兴地说道。
柳禾风也用余光撇了一眼后,颔首笑道:“是啊,今日人还不少,后面的你准备好了吗?”
况川压低了声音,凑了上去说道:“那是自然大人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听到这话,柳禾风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话,而是盯着台上看了一会儿。
在台上说着书的吴长平还是如之前一样,自信生动且有些不符合年纪的老练。
她与况川看了一会儿之后,便回到了县衙。
“看大家的样子,这次王明景的话本,大家还是爱听的”,柳禾风与跟在一旁走着的况川说道。
听到柳知县跟自己搭话,况川也是赶紧应道:“是啊,话本写得好,讲的人讲得也好。”
“嗯,吴长平讲完过上个一两日,你便去让其他的几个说书人也去讲这个故事。”
隔上几日再去让其他说书人讲,这样才能将别人的胃口吊足了。
况川也是心领神会,不禁扯起了嘴角,笑着应道:“下官明白了,大人,这次定然能改变众人对王明景的看法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